南京糖酒會 | 探索世界名酒價值底蘊,解讀“中國酒王”五糧液的榮耀之路
2024-10-16
作者:編輯近年來,白酒行業馬太效應加劇,“強集中、強分化”的市場競爭特點持續顯化。
在這一趨勢下,名酒的行業話語權愈發穩固,名酒的價值進一步凸顯,名酒更加受到業內外的關注。
基于此,一個問題隨之而來:名酒,為何能成為“名酒”?名酒,又為何能隨時代熠熠生輝?
帶著對這一問題的思考,10月10日,由中國酒業協會主辦、以“何以名酒何以榮耀”為主題的世界名酒 共享榮耀·2024世界名酒價值論壇在上海舉辦。
現場,中國名酒的代表、世界名酒的成員——五糧液,如何回應名酒的價值之問,備受矚目。
“名酒千釀,各有其芳;究其價值所依,則殊途同歸”,五糧液集團(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曾從欽在演講中這樣說道。
以“殊途同歸”四字為楔,曾從欽歸納總結了世界名酒蘊藏的五重價值,即生態之本、品質之基、文化之魂、創新之道、社會之責。
酒食新消費發現,這“五重價值”的背后隱藏的,正是五糧液得以閃耀世界的密鑰。
綠色五糧,鋪就名酒價值底色
曾從欽認為,生態價值是名酒的第一重價值,更是名酒的底色。
“做名酒,本質就是做生態”,坐落于長江首城、中國酒都宜賓,五糧液無疑是長江上游優質水質的受益者。
正因如此,五糧液更加珍惜這一自然稟賦,致力于做好長江上游生態的守護者。
事實上,自上世紀90年代五糧液就已開始發力節能減排,并建成了行業領先的酒糟循環利用工藝系統,基本實現了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減量化排放。
2013年開始,五糧液逐步探索“煤改氣”、“氣改電”;2015年,五糧液正式提出“生態循環”理念;2017年,制定并實施了《釀酒廢水排放標準》;2021年,五糧液又在業內率先提出創建“零碳酒企”,在“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戰略指導下,五糧液帶頭將綠色低碳理念融入釀造生產各環節,探索“零碳”經營理念和發展模式,不斷提升企業的“含綠量”。
在此之下,五糧液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入選2022“可持續中國產業發展行動”年度報告《超越凈零碳》;榮獲2022年“中國綠色生態十大影響力品牌”;入選聯合國2023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峰會邊會優秀案例;成為入選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人民日報聯合評選的“2023碳達峰碳中和綠色發展優秀案例”的唯一酒企......
以品質筑基,五糧液彰顯名酒本色
曾從欽認為,品質價值是名酒的第二重價值,更是名酒的本色。品質是名酒的共同基因。沒有品質,名酒便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不難發現,為提升品質,五糧液在科研上可謂下足了功夫。
這一點率先表現在五糧液科研投入的持續增加上。據了解,2019年-2023年,五糧液研發費用投入已從1.26億元上升至3.22億元。2024年上半年,其研發費用投入達1.6億元,同比增長了17.75%。
在此之下,五糧液建有包括國家企業技術中心、中國白酒風味科學研究中心等在內的多個科研平臺;組建了以國內外頂級專家領軍,以釀酒大師、高級工程師、碩博為核心骨干的高水平科研團隊,擁有科研人員超2800名;還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江南大學等高校及科研機構開展了科研攻關合作。
活動現場,據曾從欽董事長介紹,五糧液近年來持續對風味成分、活性物質、健康因子等幾大維度關鍵技術攻關,繪制了3000多種化合物五糧液風味圖譜,發現一批生物活性成分,首次揭示了白酒黃金酒度范圍,品質特征和屬性得到了進一步驗證。
此外,以品質為魂,五糧液還發力原糧種植技術開發與品種培育,在制曲、釀造、勾調等釀酒的各項環節進行高標準建設,構建了“從一粒種子到一滴美酒”的全周期質量管理體系,成為了白酒行業唯一五度榮獲全國質量獎的企業。
和美五糧,以文化塑造名酒特色
曾從欽認為,文化價值是名酒的第三重屬性,更是名酒的特色。舉凡名酒,必有文化滋養。名酒根植于悠久的歷史文化沃土,源遠流長,底蘊深厚。
從唐代“重碧酒”,到宋代“姚子雪曲”,再到明代“雜糧酒”,五糧液從歷史中走來,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既是中國酒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又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弘揚者。
可以發現,近年來,為讓文化與時代同頻,煥發新活力,五糧液不斷發力保護文化資產、挖掘文化內涵、創新文化表達。
在文化資產保護上,五糧液有著中國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地穴式曲酒發酵窖池,700余年來,這一古窖池群不間斷地醞釀出滴滴醇厚的五糧液佳釀,是五糧液“活態文化”的重要載體。
為保護這一遺產,五糧液建立起了完善的保護制度和規劃,讓它們能夠在使用中得到保護,在保護中不斷傳承。
在文化內涵挖掘上,五糧液則成立了五糧液文化研究院,并聘請了包括院士、著名學者在內的頂尖專家團隊,深入挖掘五糧液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并通過發布《“和美”研究報告》,深入挖掘“和美”價值,推進“和美”文化的持續性傳承、時代性闡釋、世界性轉化。
在創新文化表達上,五糧液打造了“520和美文化節”、“12·18超級粉絲節”、“中國國際西湖情五糧液玫瑰婚典”等多個文化IP,以創新的方式講述大國濃香的故事。
更值得一提的是,五糧液還以“和美文化”搭建起了文明互鑒的橋梁,通過“和美全球行”活動以及積極亮相APEC、博鰲亞洲論壇、進博會等國際平臺,積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和美共享,提升中國白酒的國際影響力。
持續擦亮金字招牌,以創新描繪名酒亮色
曾從欽認為,創新價值是名酒的第四重屬性,更是名酒的亮色。
回首五糧液的發展史,可以發現,五糧液從來不缺創新的身影。
在生產端,除了基于產品品質的技術創新,五糧液還針對工藝、酒體等方面進行供給側結構性創新。如:1972年,五糧液發力低度白酒研發,通過運用華羅庚優選法,攻克了白酒降度難關,首創“低度酒”。
在市場端,五糧液也通過產品創新、營銷創新、消費場景創新、業態融合創新等方式,來迎合消費需求的演變。
可以看到,近年來,五糧液加速推新,煥新上市45°五糧液和68°五糧液;發布經典五糧液10、20、30、50全系產品;打造甲辰龍年生肖酒、五福熊貓五糧液等文化產品;創造性地推出了“五谷羅尼”雞尾酒等融合性產品。
此外,五糧液還通過“寵粉計劃”等一系列可視化、體驗性的方式來加深與消費者的互動與鏈接,有效加強了消費者對五糧液品牌的文化認同、價值認同。
積極踐行社會責任,以擔當造就名酒成色
曾從欽認為,社會責任價值是名酒的第五重價值,更是名酒的成色。時代造就名酒,名酒回報時代。名酒的責任不僅體現在創造產業價值,還體現在肩負社會價值。
剛剛啟動的 “2024全國理性飲酒宣傳周”公益活動,就很好地反映了五糧液在這方面的追求。
自2015年開始,五糧液已連續九年參與“全國理性飲酒宣傳周”系列活動,在促進理性飲酒、文明飲酒,推動酒業朝著科學、健康方向發展發揮了榜樣作用。
在公益慈善方面,五糧液則是成立了行業內首家非公募慈善組織——五糧液公益慈善基金會,開展公益慈善項目60余個,捐款捐物超11億余元,在鄉村振興、賑災救助、助學興教、環境保護等領域累計投入和整合幫扶資金近30億元。
此外,作為川酒領頭羊,五糧液還積極發揮“鏈主”作用,組建四川酒業協會,引領開展“川酒全球行”,有力地帶動上下游產業實現超3000億元產值、30萬人穩定就業。
正因如此,五糧液也在今年的中國酒業ESG論壇上獲評“2023中國酒業ESG示范企業”。
“酒業是價值驅動的長周期產業,名酒是產業之本,是產業發展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參與者、推動者、引領者。
”可以看到,憑借綠色、品質、文化、創新、責任這五方面的價值底蘊,甘當“參與者、推動者、引領者”的五糧液已經實現了從中國的五糧液到世界的五糧液的華麗轉身。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中國名酒的基因,加上對成為世界名酒持之以恒的追求,才使得五糧液跨越時代歷久彌香,持續引領著中國酒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