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1935,你有火眼金睛么?
2022-05-09
作者:編輯1935酒,不只是一場混亂狂歡!
提到1935,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
近來的白酒圈,從遵義1935到茅臺1935,熱度持續上升,茅臺畢竟是白酒老大哥,風吹草動都是熱點。此外,仁懷1935也濃妝登場。
隨著這陣風潮,大批1935酒進入了消費者視線,由于名稱、包裝等極為相似,為白酒的認知混亂再添一把火。
集齊貴州1935、遵義1935、仁懷1935、茅臺1935、茅臺鎮1935、茅臺村1935、茅臺組1935、茅家1935等等,是不是擁有火眼金睛的孫悟空也是傻傻分不清楚。
1、XX1935,傻傻分不清楚
遵義1935、茅臺1935、仁懷1935……顯然都是出自貴州的醬酒,這也是眾多1935酒的共性,普遍被認為紀念“遵義會議”、“四渡赤水”等重大歷史事件。
遵義1935,2016年發行,以紀念“遵義會議”為主題,是茅臺內部渠道酒,主要作為單位招待用酒,因此,并未公開大范圍流通,據評價“茅香濃郁,性價比高,口感接近飛天”,市場價一直穩定在600元左右。
2020年,從6月傳出即將停產,價格有所提升,到9月確定停產,價格飛速上漲,突破千元后,最高超過1400元。
不論是否具有收藏價值,也不論其今后價格漲跌,明確的是,真正由茅臺生產的遵義1935已經絕版,市場水深,需要慎重。
另據3月消息,“遵義1935”商標已被國家商標總局受理,目前正處于實質審查階段,商標申請人為遵義酒業集團有限公司。看來,今后會有非茅臺出產的正規“遵義1935”上市。
茅臺1935,是茅臺在2022年1月18日推出的品飲雅鑒級大單品,“茅臺醬香、股份出品”中的重量級成員,出廠價為798元/瓶,零售指導價為1188元/瓶,成為茅臺布局千元價格帶的補位支柱。
在“i茅臺”數字營銷平臺正式試運營時,茅臺1935入選首批上線產品,實現了兩大熱點的交匯,茅臺1935迎來了新一輪熱銷,全國化進程提速。
茅臺1935被許多人看作遵義1935的升級,但從紀念意義上來看,茅臺1935是為了紀念1935年,茅臺前身燒房在西南各省物資展覽會榮獲特等獎的品牌里程事件,其戰略意義更為深遠。
仁懷1935,2022年2月15日推出,定價799元,由仁懷醬酒集團重點打造的中高端醬香酒大單品,實現了“仁懷”+“1935”雙IP的融合。
據悉,仁懷醬酒集團由仁懷市政府控股,其他幾家企業共同占股。仁懷1935是落實貴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看三打造”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仁懷酒的歷史價值和意義的呈現。
茅臺播窖1935,其實并非一款產品,而是系列酒,紅色圣地、紅色之都、紅色傳奇、紅色之旅等等,既有濃醬之分,也有高中低檔之分。由貴州茅臺酒廠(集團)保健酒業有限公司生產,屬于茅臺集團旗下的子公司,相對偏重于保健型白酒的生產。
此外,商標或品名含有“1935”的醬酒產品還有多彩貴州1935、紅軍渡1935、紅赤渡1935、成義燒房1935、潭酒1935、紅四渡1935、金沙古酒1935、賴世家1935年、中盛1935、黔朝1935等等。
事實上,在眾多1935酒里,有的同樣出于紀念,有的純粹是渾水摸魚,很難直接分辨判定。但的確是“1935”的紅利,催生了許多高度相似產品,極為混亂的價格,嚴重影響到了市場秩序。
尤其是大量高仿“遵義1935”公開售賣,涉及到多個白酒品牌,包括“遵義紅”“黔續臺”“黔北魂”“金秘名”“皇達”“黔科”“貴載”“東泰”等,包裝設計、顏色基調、品牌文化與茅臺的“遵義1935”極為相似。
這無疑對行業、酒企和消費者都是一種考驗。
2、亟需傳承,更要創新
1935年的特殊意義已經無需贅述,遵義會議、四渡赤水……這些中國革命中的偉大事件,奠定了貴州紅色文化的根基,成為貴州省尤其是遵義周邊獨特的區域名片。
業界專家表示,無論是紅色文化與赤水河醬酒核心產區的天然聯系,還是從歷史底蘊來講,1935都是一個重要符號。
因此,1935本就承載著眾多要素,貴州酒企挖掘1935內涵的根源在于“傳承紅色文化,致敬美好時代”,是文化賦能的重要體現。
白酒的文化屬性,相比其他快消類產品,意義更甚。文化賽道競爭不斷加劇,挖掘文化底蘊,融入時代精神,是白酒傳承創新的一個主要方向。
但同時,也暴露出很多問題,例如文化元素流于表象以及由來已久的山寨、侵權亂象,會嚴重制約創新意識和中國酒業的健康發展。
從目前出現大量高仿遵義1935而非茅臺1935來看,一個重要原因是,茅臺未擁有遵義1935的商標權,盡管熱度是源于茅臺,但各種高仿產品已經超出茅臺的干預范圍;另外,遵義1935的商標審批尚未結束,各種蹭熱度行為仍有生存空間。
市場上,山寨產業屢禁不止,一方面,對行業及品牌價值帶來了極大傷害;另一方面,消費者的學習成本和難度有所提升,降低了消費者對行業的信任度。
對于醬酒來說,目前正走向醬酒熱理性回歸階段,類似1935酒事件,盡管帶來了短期銷量的上升,但對塑造優質醬酒形象并無益處,還會增大醬酒的消費辨識度,也可以說是一種殺雞取卵的行為。
深究背后,與當下向名優酒企集中的行業趨勢表現一致的是,中小企業創新實力明顯不足,面臨行業競爭,生存壓力過大,只好照貓畫虎,蹭熱度、蹭暢銷產品、名優產品。
3、尊重知識產權,保護未來
近年來,白酒產業整體向好,產區建設和政策支持也在隨之跟進,挑戰和機遇并存,對企業、行業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堅持以品質為支撐,力求實現轉型突破。
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在白酒產業升級的大勢下,知識產權的重要性被廣泛認可,加強酒類知識產權保護,保護行業創新成果,已經成為行業命題。
4月,舍得酒業知識產權貫標啟動大會圓滿舉行,建立健全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增強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郎酒多年來就知識產權侵權問題,對臺郎、藺郎等企業提起訴訟并堅定維護自身權益;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瀘州老窖酒傳統釀制技藝第23代傳承人、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品鑒創新中心總經理曾娜提出加強酒類知識產權保護、加大打擊酒類假冒偽劣力度的建議……
立足于行業,應該認識到國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還較為薄弱,無論是企業自身、還是行業支持,都需要長期建立相關意識及有效規劃。
隨著知識產權標準的不斷完善,既保護了企業與品牌的合法權益,也促使其他企業堅持創新,共同構建行業多元化發展格局,從而推動行業實現高質量健康發展。
1935紀念由于歷史的原因,不歸一家企業所有,但是這種混亂局面絕不是一件好事,幾十家、幾百家的1935,品質良莠不齊,價格幾千到幾十,如此下去,被消費者拋棄是遲早的事。
模仿、跟風、擦邊不是一個正規企業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