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推廣尋市場,國產葡萄酒已退無可退
2023-12-28
作者:編輯面對當前低迷的國內葡萄酒消費市場,國產葡萄酒們正加速出海,尋求海外市場空間。
我們可以看到,當前國內的主流葡萄酒產區均已邁開步伐,出海推廣尋求市場。這背后,是國產葡萄酒面臨著日益嚴峻的生存形勢,出海實屬迫不得已而為之。
國內葡萄酒市場萎靡的現實
在今年成都春糖上,煙臺張裕葡萄釀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健表示,白酒市場可能增速不如過去幾年,而葡萄酒已退無可退。
這是當前國內葡萄酒市場的生動寫照。在過去數年里,中國葡萄酒市場呈現出快速增長的勢頭。國內消費者對于高品質葡萄酒的需求不斷增加,世界各地的葡萄酒生產商紛紛將目光投向了中國這一新興市場。
在此期間,國產葡萄酒也蓬勃發展。1978年-2000年左右,全國刮起了“干紅熱”,王朝、長城、張裕三足鼎立。2000年以后,國內葡萄酒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期,此后十余年,國產葡萄酒產量的年均增長率達到17%。
這一時期,中國葡萄酒市場,群星璀璨:張裕營收60.27億元,王朝銷售高達16.15億元;長城、新天、通化、威龍、豐收,亦是風光無限。
然而,隨著中國經濟增速的放緩以及消費者偏好的變化,市場正在經歷調整。2012年全國規模以上葡萄酒企業總產量達138萬千升的高點,2017年直接腰斬到67.91萬千升,2022年又進一步下降到21.4萬千升,不足高點的六分之一。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1-9月國產葡萄酒規模以上企業產量總體為10萬千升,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14.5%。其中9月全國葡萄酒產量為1.5萬千升,同比增長7.1%,是2023年以來的首次增長。
然而,從五家A股上市葡萄酒企業2023年三季報來看,前三季度依然表現不佳。
與此對照,統計數據顯示,中國葡萄酒進口量自2017年開始便一直呈下降趨勢,6年間,從最開始的78720萬升減少到2022年的33531.8萬升。2022年1-12月,葡萄酒進口量為33531.8萬升,下降20.94%,進口額14.35億美元,下降15.1%。進口數據排名前13的葡萄酒原產國中,有8個原產國均出現了進口量與進口額的雙降。2022年全國瓶裝葡萄酒進口量為22.8萬千升,比2017年高峰時的55.2萬千升下降58.7%。
同時,媒體的相關市場調研顯示,進口葡萄酒的二批商垮掉了很多。在葡萄酒行業整體下行的這幾年,不僅進口數據跌到了谷底,葡萄酒行業各個環節的從業者也有很多人轉行。
因此,無論從國產葡萄酒還是進口葡萄酒數據來看,當前國內葡萄酒市場都呈萎靡狀態。這無疑加大了原本就不強勢的國產葡萄酒的市場運營難度。
出海推廣尋求市場或是國產葡萄酒的一劑良藥
業內人士表示,國產葡萄酒在國內市場“混不下去”的根本原因還在于,國內至今尚未形成葡萄酒消費文化,國產葡萄酒也沒能建立屬于中國本土的葡萄酒文化體系。這使得葡萄酒在高端社交場景不斷面臨白酒的沖擊,讓葡萄酒錯失了出現在主流語境里的機會。而想要扭轉、改變這一情況并不容易,非一時之功可以實現。
相比國內市場,國外市場成熟的葡萄酒市場或許對國產葡萄酒來說可以帶來施展拳腳的空間。
近年來,國產葡萄酒也始終在嘗試走出國門,走向更廣闊的世界市場。僅今年下半年以來,國產葡萄酒主流產區就開啟了密集的出海行程。
12月11日—20日煙臺市政協主席、葡萄酒產業鏈鏈長于永信帶領工作團隊奔赴歐洲開展產業推介、友城合作和國際交流,9天3國8城市,涉及21個主產區和消費市場,密集開展各項公務活動32場次。
而在此前,11月24日,銀川市葡萄酒產業發展服務中心官網顯示,銀川市14家酒莊43款202箱市場推廣用酒于10月底抵達澳大利亞并舉辦首次推介活動。這是銀川市葡萄酒第一次集體拓展澳大利亞市場,為賀蘭山東麓葡萄酒走出國門開拓新機遇。
10月26日起一連4天,香港美酒佳肴巡禮于中環海濱活動空間舉行。這次活動首設中國葡萄酒區,引入來自山東、寧夏、新疆和云南產區共10個酒莊近百款葡萄酒,推廣國產葡萄酒。
與進口葡萄酒對比來看,目前國產葡萄酒出口量仍舊較小,但正逐年上升。
根據海關總署公開數據,2022年,我國葡萄酒出口量為2.94百萬升,出口額為4.1千萬美元。對比2022年進口葡萄酒376.8百萬升、156千萬美元的量、額來看,葡萄酒出口量級不足進口葡萄酒的1%,金額不足3%,存在明顯的差異。而據統計數據顯示顯示,過去十年間,進口葡萄酒金額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0.96%,出口葡萄酒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則達到了4.97%。
當前,隨著中國國家實力及文化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為國產葡萄酒更好的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同時,中國葡萄酒經過了近20年的發展,品質上有了極大提升,在國際上也屢獲大獎,受到認同。因此,在當前國內葡萄酒消費市場萎靡的情況下,面向更廣闊的海外市場推廣國產葡萄酒,或許對國產葡萄酒來說不失為一劑良藥。
但這并不意味著要放棄國內市場,國產葡萄酒們在此情況下,更應該重視國內市場,做好適應中國本土的葡萄酒文化體系,做好本土市場的培育工作。中國酒類流通協會、葡萄酒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王祖明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葡萄酒市場快速恢復并不現實,未來幾年都會比較難,但中國精品葡萄酒依然有很多機會。目前國內消費人群正在迭代,新涌現的85后、90后消費者,葡萄酒本身就是其飲酒選項之一,也為中國葡萄酒消費帶來了獲取增量的機會,但當下更重要的是不要讓新的消費者進入那個曾經的怪圈。
同時,中國葡萄酒的出海,也并不能一蹴而就,在品牌推廣、口味口感、銷售渠道、合作伙伴、關稅稅率、標準制定、政策法規等方面也都面臨著和國內不一樣的挑戰。
本文部分資料參考:
斑馬消費,《國產葡萄酒為什么不行?》
云酒頭條,《這個1%,會給中國葡萄酒帶來什么影響?》
讀懂財經,《正在“消失”的中國葡萄酒》